By SYZ站長 | 2020/10/26 |
今天繼續談媽寶的特質:「寶媽」跟「媽寶」是相互的,她愈是發現孩子這個不會那個不會,這個不敢那個不敢,她愈可能搶在孩子前面幫忙。好比母雞帶小雞阻擋老鷹。為母則剛!當媽媽覺得自己孩子弱,不得不老娘出馬的時候,她們是很有成就感的。很多媽媽站在孩子前面,拼出一身病,養出個媽寶,一方面嘴上罵孩子不爭氣,怨自己付出太多,一方面她們心中是竊喜的。
各位要知道,愛的最大快樂是付出,不是接受,媽媽在付出的同一時間,常常也獲得報償,如同媽媽哺乳的同時,感覺身體裡的乳汁被娃娃吸出去,有特別的快感,加上能夠促進子宮在產後的收縮復原,可以說同時得到快樂和健康。
從這個角度想,那些無微不至,為孩子犧牲奉獻,把孩子寵成媽寶的媽媽,她們非但不能稱得上是無私的奉獻,而且可以說她們自私。為了發揮她們強大的母愛,反而造成了弱弱的媽寶。
媽寶不敢作主的同時,也就是不負責任,或者有頭無尾、有始無終。他半路放手不管了,自然有媽媽或其他人管。而且他自己「不收尾」,就見不到最後的成績,即使做得很失敗,他也可以不承擔責任。這種個性會呈現在各方面,大到經營事業,小到吃飯喝水。
舉個例子,一個孩子開冰箱倒牛奶喝,發現只剩一點點,他會不倒完,留個一公分的底。那一點牛奶管什麼用?有也等於沒有,但他就是這樣。他甚至不會對大人說「牛奶沒了,要新買了。」因為不說就不必負下面的責任,而且可以自己騙自己:那牛奶不是他「喝光」的。
再舉個簡單的例子,他上廁所,發現衛生紙沒了,他可能很小心、很節省地留一點紙。也可能用完,出來卻不說。同樣的道理,他不說,他就不必負下面的責任,而且他不說別人也會發現,問題是如果別人沒注意,極可能上完廁所,要用衛生紙的時候才發現,造成困擾。相對的,那些對家和「家人」有責任心的孩子,即使衛生紙還有最後一點,出來也會說,甚至自動補一卷(或一盒)進去。從這些小動作,可以觀察出孩子負不負責,有沒有媽寶的傾向。
知道了這一點,我們從孩子小時候,就要訓練他有責任心,讓他知道這世界上人是相互的。同時要教孩子自己面對問題,從頭到尾負責,不能動不動就求大人,等著別人為他「擦屁股」。
孩子很小,吃飯時把飯菜掉在地上了,你可以要他自己把東西撿起來,免得別人滑倒。也可以叫他吃完之後自己把碗盤送去水槽。
當你雙手拿著垃圾要出門倒的時候,你要教孩子「眼裡有活」,(就是能很敏銳地看出自己能做什麼事)立刻去幫你把門拉開。他進出公共場合,也應該注意後面,別只顧自己,進去把門隨手一放,打到後面跟進的人。
教孩子從小關心別人!而且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!是非常重要的。媽寶多半自私,這可能因為他在繈褓的時候,一哭立刻有人抱,一伸手立刻有人把東西送到。他只知道別人得關心他,不知道他也要關心別人。
為了不讓孩子養成「要什麼有什麼」的毛病,大人甚至可以從孩子很小的時候,故意不滿足他。舉個例子:不能小娃娃一哭,就飛奔而至,又抱又哄。而可以在旁邊看,沒什麼問題,故意拖一陣,再過去。讓小娃娃在安全的情況下哭一陣,除了可以訓練他們呼吸,給他們運動的機會。還能讓他們知道,大人不是有求必應,他必須學會等待。而且,當一個娃娃哭一陣子,大人才來招呼他的時候,孩子的情感依附更強。因為他求了一陣子,然後被滿足,那種滿足的快樂,當然大於「他才露出一點聲色,你就飛奔而至,立馬給與」。
孩子再大一點,已經成為青少年了,你除了讓他自主,還得教他負責。譬如他的房間,你可以完全不管,任「他」堆成狗窩也不管,因為那是他的地盤,他要對自己負責。但是出了他的臥室,他就不能在地上隨便丟東西,因為那是大家的地方,尤其在「動線」上,容易讓人摔倒、造成意外。他如果偶爾弄亂了公共空間,你要教他事後收拾得一乾二淨。如同我過去在親子教育的書裡說的:即便是小小孩,當他們玩耍時把玩具拿出來散得滿地,玩完了也得把玩具收好。如果屢勸不聽,大人甚至可以把玩具拿去送給別人或者扔掉。
教育!教育!除了「育」,還有「教」,我不主張體罰,但是主張有原則地教,必要的時候處罰。因為一味溺愛可能寵出個眼裡只有他自己的小霸王,到頭來受苦的是服侍他半輩子的爹娘,以及他未來的另一半。
♥ 歡迎轉載及分享,但請尊重原創,如轉貼請勿修改,並附上所有原連結,謝謝!
水雲齋的「心」很大,但「規模」很小,於1991年成立時,以《超越自己》和《我不是教你詐》等勵志出版品影響了大中華地區數代青年學子。20餘年來,水雲齋以「文學、藝術、教育」為主力營運方向,承接影視專輯策劃製作、舉辦演講和企業訓練、與國內外眾多基金會合辦公益活動,並持續捐贈資源給國內外公益組織,致力於對社會有正面的貢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