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越出版社

劉墉原創散文:〈爸寶女與媽寶男〉

By SYZ站長 | 2020/08/07 |

Share Button

爸寶女與媽寶男

我們常說「疼愛」、「寵愛」,好像兩個意思差不多,其實細細想,「疼」跟「寵」是不一樣的。「疼」是心疼,常常是用自己親身的經歷來想,裡面有同情的成分。「寵」則是寵溺,就像「寵」這個字,上面一個屋頂,下面蹲著一隻龍,是家裡養一條小龍,就算牠造反也得受著。

譬如我這個老爸會疼兒子,常叮囑他注意身體。因為我知道作為一個男人的辛苦,他有許多責任,不能逃避只能面對。正因此,很多爸爸會從兒子小時候就給他強勢教育。但是換成爸爸對女兒就不一樣了,作爸爸會想將來女兒嫁出去,不確定那個接手的男人會不會對自己女兒好。所以趁女兒還在眼前,就讓老爸寵寵吧!

所以一個在外面很強勢的男人,在家裡連太太的話都不聽,卻可能對女兒百依百順,懂得對付老爸的女兒,跟媽媽要不到的東西,常常偷偷一撒嬌就能從爸爸那兒撈到。

至於作媽媽,正好相反,她會疼女兒寵兒子,因為媽媽自己是女人,知道女人的天命,為了女兒的將來,她可能教女兒做家事,相反的,她卻會寵兒子,什麼都不讓兒子動手,把兒子寵成懶骨頭,一個十足的媽寶。作媽的可能心裡想,我侍候你爸爸半輩子,將來你老婆當然得侍候你。今天我寵你沒話說,改天接手的那個女人能不能繼續寵你,就看你的造化了!

正因此,爸爸常疼兒子、寵女兒,媽媽常疼女兒、寵兒子。

問題來了!如果媽媽會寵出一個「媽寶男」,爸爸會不會寵出一個「爸寶女」呢?答案應該是不會,最起碼多半不會。跟爸爸不容易製造「媽寶男」,媽媽不容易製造「媽寶女」一樣的道理。因為作爸跟作媽的,從骨子裡知道兒子跟女兒的天命,就算他們沒有這麼想,潛意識也如此。

只要是正常的父母,沒有爸爸會希望兒子是媽寶,也沒有媽媽會希望女兒是媽寶,問題是為什麼「媽寶男」比「媽寶女」多呢?答案是媽媽對孩子的影響大,她可以寵出媽寶男,作爸爸的就算看不慣,也不一定有能力扭轉情勢,讓兒子不作「媽寶」。至於女兒,為什麼爸爸雖然寵,也不容易成為「爸寶女」?因為就算爸爸寵得不像話,也有媽媽控制著,畢竟爸爸多半在外面忙,不如媽媽的影響力大,爸爸雖然在前面寵,媽媽卻在後面管。

說得簡單一點:爸爸希望兒子作個有擔當的男人,卻抵不過媽媽寵兒子的功夫。爸爸即使把女兒寵成「爸寶女」,也抵不過媽媽耳提面命的效果。

媽媽耳提面命什麼?女生應該都知道,她們會不斷說「將來你嫁了人啊……」、「將來誰娶了你啊……」、「將來你生了孩子啊…… 」。媽媽總會用過來人的經驗去想女兒的未來。

這當中關鍵詞出現了,就是「嫁人、有孩子」!

一個「媽寶男」,可以從上一個媽媽到下一個媽媽(太太)都當乖乖的「媽寶男」,完全不改變。

一個「爸寶女」就算想當一輩子的小公主,讓上一個爸爸和下一個爸爸(丈夫)捧在手心裡,卻不得不面對一個嚴肅的問題。就是她要當媽媽。「爸寶女」就算結婚之後還當小公主,只要生下孩子,就多半不一樣了。這是天性、天命,也是母愛的必然。

甚至應該說每個女生從小就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面對成為人母的這個「天命」。

生物學家早發現,大部分哺乳動物,子女成熟之後都是雄性孩子離開,到外面尋找伴侶,建立自己的家。只有一種黑猩猩和人類不一樣,是成年的女兒走出去,吸引她的真命天子。

所以俗話說「女大不中留,留來留去留成仇。」卻不說「兒大不中留,留來留去留成仇」。女兒大了,自然想嫁人,爸爸再寵她都得出嫁,因為爸爸畢竟不是丈夫,女兒再矛盾、再捨不得她也非走不可。

為什麼?因為她們有生育年齡的限制。

老天不公平,男人到八十歲還可能讓女人懷孕,女人卻不到五十歲懷孕就難了;男性一直製造新的精子,女性一直使用出生時既有的卵子。女孩成熟得比男孩早,休工也比男人早。她們能夠受孕的時間只有三十年,最佳的受孕時間只有二十年,她們必須把握時間啊!

正因此,女兒離開父母往往比兒子來得果斷,有些女生甚至會藉詞跟父母不高興,搬出去。表面上她們是跟父母吵翻了,骨子裡不如說她們得走了!父母如果非留不可,恐怕違反天性,就真要成仇了!

說到這兒,我必須強調:前面所講的是普遍現象,也都有學術資料可以參考。如果您是「爸寶女」,或者像我前兩天說的那個非但不嫁,還買張雙人床回家的女生,我也沒辦法。不過我要透露個消息:那女生沒過多久,就把雙人床搬走了,搬去她新婚的家。還笑說:「其實雙人床是為我出嫁買的。」

女生多聰明啊!各位要想想,那些說不想嫁的女生,是真不想嫁,還是當托詞?只怕她們骨子裡也著急啊!

♥ 歡迎轉載及分享,但請尊重原創,如轉貼請勿修改,並附上所有原連結,謝謝!

Share Button
SYZ站長

SYZ站長

水雲齋的「心」很大,但「規模」很小,於1991年成立時,以《超越自己》和《我不是教你詐》等勵志出版品影響了大中華地區數代青年學子。20餘年來,水雲齋以「文學、藝術、教育」為主力營運方向,承接影視專輯策劃製作、舉辦演講和企業訓練、與國內外眾多基金會合辦公益活動,並持續捐贈資源給國內外公益組織,致力於對社會有正面的貢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