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y SYZ站長 | 2025/04/28 |
早就想畫枇杷,一直沒機會,終於得到一枝野生枇杷,匆匆拿回家,怕摘來的花果很快凋零,所以先在冊頁上用寫意的方式留下紀錄。
接著是深入觀察的階段,我用鉛筆做了精細的寫生,紀錄枇杷的細節:它的葉序、葉形、葉脈和果子的生長方式。只有這樣才能掌握造物的神妙。
接下來是設計小麻雀,我喜歡「移情入物」,表面是寫實,其實加入了自己的構思,畫小蟲小鳥我都會為他們編故事,有故事才有情趣,讓欣賞的人自己發揮想像,甚至為他們編劇情、想對白,讓繪畫動起來,無聲變有聲。
畫了五隻小麻雀,每隻方向跟飛行的方式都不一樣,有的停在枝頭正說枇杷好好吃,有的匆匆飛來喊著我也要!有的在空中振翅停頓,準備找地方降落。牠們翅膀的斜度跟羽毛的細節都要合乎生態。譬如翅膀羽毛微微向上翹起,表示正在努力向下拍。
牠們的爪子都經過設計,我曾經做解剖,所以對鳥爪的結構關節比較清楚。我主張從「觀物精微」到「物我兩忘」,無論怎樣大筆揮灑,都要先對描寫的東西深入了解,不能臨摹套公式。「你可以忘記,但是不能不知道」,也要邊畫邊想牠們下一步打算做什麼,來設計當下的姿態。
整張畫都是用「沒骨」的畫法,但是在麻雀和枇杷的後面,也就是絹的背面要再暈染幾層不透明色來增加實體感。
枇杷的葉子比較硬而厚,有些地方畫兩次,有些筆觸間故意留小的縫隙。被蟲子啃噬的地方尤其重要,能在整幅畫面中有變化和情趣。
枝幹有的地方用中鋒描寫,有的地方以側鋒飛白,使簡單的樹枝也能有光影節奏和質感變化。
最後要說:我畫花鳥不用黑墨替代色彩,所以對輕重錯落和色彩變化要特別小心,尤其是讓後面的葉片隱隱約約透出來,表現三度空間的立體感。
足足畫了兩個禮拜,終於完成了,希望大家喜歡!
♥ 歡迎轉載及分享,但請尊重原創,如轉貼請勿修改,並附上所有原連結,謝謝!
水雲齋的「心」很大,但「規模」很小,於1991年成立時,以《超越自己》和《我不是教你詐》等勵志出版品影響了大中華地區數代青年學子。20餘年來,水雲齋以「文學、藝術、教育」為主力營運方向,承接影視專輯策劃製作、舉辦演講和企業訓練、與國內外眾多基金會合辦公益活動,並持續捐贈資源給國內外公益組織,致力於對社會有正面的貢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