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越出版社

劉墉原創散文:〈媽寶的養成〉

By SYZ站長 | 2020/08/28 |

Share Button

有位博友留言說她媽媽問她「有一天你結婚了,媽怎麼辦?」這讓我想起我老娘在我高中的時候,有一天指著家裡的東西說:「媽就你一個,你看到的鍋碗瓢盆全是你的。」接著她又指指自己說:「還有我這個老太婆,也是你的。」

說實話,我當時沒什麼感覺,因為我是獨子,責無旁貸。

我媽很疼我、很照顧我,可以一個晚上給我塞六個茶葉蛋;可以叮囑我不准出門往左轉,因為那邊有小太保;還叫我不能騎腳踏車,說她看過騎車的人在大車子之間穿來穿去,差點嚇出心臟病。她雖然有一堆規定,有許多寵愛,但沒把我寵成媽寶。為什麼?因為家門不幸,九歲我爸爸死了,十三歲我家燒光了,十六歲我吐血休學了,二十二歲被逼著搬到到了鐵道邊的違規區。從小,我有太多責任得替我老娘扛。

窮苦人家大概比較不容易出媽寶。想想!如果一家人終日忙碌,填飽肚子都來不及,怎有餘力寵出個媽寶?如果孩子太多,也不容易,這個哭、那個喊,這個傷那個病,作媽媽的疲於奔命,怎有餘力去寵出媽寶?

所以,媽寶應該是富裕環境的特產,尤其是由全職媽媽照顧的獨生孩子。想想世界上哪個國家,近三十年來經濟起飛又一家一個寶貝,特別符合這個條件?

茶來伸手,飯來張口,有個先決條件,是得有端茶送飯的人。所以沒人侍候就餓肚子,不自己動手就挨餓的人,不可能成為媽寶。而且媽寶的桂冠不是人人都能戴的,就算從小有人端茶送飯,養出來的媽寶也不見得是真正的媽寶。那些什麼都不會,連燒開水都不知道開了沒有的人,可以稱得上懶鬼或「被寵笨了」,卻還不一定有資格晉身「媽寶」。

媽寶有個基本條件是唯媽是從,因為從小都是媽媽為他做決定,上什麼學校、學什麼才藝、考哪個科系、娶哪個女生、生幾個孩子,全由媽作主。媽寶完全不用腦子,也懶得動腦子,遵命就是了。因此媽寶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就是「媽說了」,即使媽說得不對,也得聽媽的;即使娶了老婆,老婆能幹,也得跟著媽寶丈夫三呼萬歲。

創造「媽寶」的「寶媽」常有個特質,首先她的身體不能太弱,聲音不能太小,動作不能太慢。唯有動作敏捷,當小孩眼睛往哪個東西看的時候,媽媽才能一個箭步把東西拿來,送到孩子手上。唯有中氣足,才能先聲奪人,把沒理說成有理,而且不容孩子狡辯。

寶媽即使學歷不高,也要自認高明,最起碼在孩子小的時候,一加二等於三或九九乘法表,她能比孩子強,可以擔任孩子的數學家教,孩子算錯了就大呼小叫。問題是孩子功課一天比一天難,寶媽漸漸跟不上了怎麼辦?有些寶媽因為尊嚴受損,會變得脾氣更壞,甚至蠻橫不講理,她的話就是聖旨,全家都得聽她的。

在繈褓時被呵護、在幼兒時被指導,「媽寶」在人生的啟蒙時會覺得媽媽神、媽媽什麼都會,媽媽什麼都對,只要媽媽出面,天塌了都不怕。至於少年時,媽媽雖然不再那麼無所不知,但是脾氣壞、聲音大,巨大的身影時刻罩在孩子頭上,媽寶被嚇得仍然只能服從。在媽寶的心裡已經分不清什麼是真實、什麼是神話。說得簡單一點:媽寶活在一個矛盾的世界,他明明能夠面對現實,但是只要老媽在,就可能躲在媽媽後面。他明明學歷比媽媽高幾倍,卻媽媽一開口,他就腦海空白,失去主見。

♥ 歡迎轉載及分享,但請尊重原創,如轉貼請勿修改,並附上所有原連結,謝謝!

Share Button
SYZ站長

SYZ站長

水雲齋的「心」很大,但「規模」很小,於1991年成立時,以《超越自己》和《我不是教你詐》等勵志出版品影響了大中華地區數代青年學子。20餘年來,水雲齋以「文學、藝術、教育」為主力營運方向,承接影視專輯策劃製作、舉辦演講和企業訓練、與國內外眾多基金會合辦公益活動,並持續捐贈資源給國內外公益組織,致力於對社會有正面的貢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