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y SYZ站長 | 2018/12/23 |
想想,多少孩子小小年紀就被父母逼著去學琴,一級一級考鑒定,一次一次在親朋好友前面表演:「瞧!我孩子是不是很有音樂才份?」
問題是,當孩子上初中之後,為什麼多半都不再彈鋼琴?音樂不再可愛了嗎?他不再是父母可以炫耀的小天才了嗎?孩子心裡會怎麼想?更糟糕的是,學了好多年的琴被蓋上了,幾乎不再打開。有時候你叫孩子彈一曲,只彈最簡單的「生日快樂」,或者「甜蜜的家庭」,孩子都不願意。為什麼?因為他忘了嗎?如果他忘了,過去幾年的功夫白費了嗎?如果他沒忘,他為什麼拒絕再打開琴蓋?他是怕彈不好被人笑、被你罵嗎?彈琴不是很美好的事情嗎?音樂多美啊!孩子為什麼一下子好像完全沒了興趣。更可怕的是,他會不會一輩子失去興趣,只因為童年學琴的記憶並不美好。
為什麼每個娃娃都喜歡看故事書?為什麼剛開學時拿到全新的課本,孩子翻一翻,都覺得很有意思。又為什麼開學之後,課本就變得不怎麼可愛?當一個孩子從小到大,讀一堆一堆的書,讀得昏天黑地,終於高考完畢,進入大學之後,那些書常被他毫不留戀地扔掉。這還不打緊,當讀書給他留下的記憶都是考試、都是熬夜、都是死背、都是冰冷冷的數字和人名,會不會讓他內心排斥,這輩子不再愛讀書?
我們教孩子學琴,是為了讓他們不愛音樂嗎?叮囑孩子「好好讀書!」是為了讓他們有一天不必再讀書嗎?我們從小用愛心栽培他們,是希望有一天他們變得麻木,失去感動的能力嗎?
(摘錄自即將推出的《劉墉談親子教育的四十堂課》)
♥ 歡迎轉載及分享,但請尊重原創,如轉貼請勿修改,並附上所有原連結,謝謝!
水雲齋的「心」很大,但「規模」很小,於1991年成立時,以《超越自己》和《我不是教你詐》等勵志出版品影響了大中華地區數代青年學子。20餘年來,水雲齋以「文學、藝術、教育」為主力營運方向,承接影視專輯策劃製作、舉辦演講和企業訓練、與國內外眾多基金會合辦公益活動,並持續捐贈資源給國內外公益組織,致力於對社會有正面的貢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