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y SYZ站長 | 2017/08/04 |
今天選刊《劉墉山水寫生畫法》中的「山與水」。
如果山代表的是男性的陽剛,水所顯示的則當是女性的陰柔;山因水的滋養而愈潤澤,水因山的環抱而愈貞專;山因水的對比而愈堅實,水因山的襯托而愈亮麗;山因水而明,水因山而秀。在千山萬壑間,畫上穿雲一線的飛瀑,既有「疑是銀河落九天」的幽美,又復一瀑飛騰,萬山回應的聯想;在屏山障岫之間,畫上一抹江河、幾片帆影,既有「千里江陵一日還」的洒脫,又復「巫峽猿啼數行淚」的愴闊;至於在露濕青皋、鶯飛草長的緩坡間,畫上一彎清淺,迤迤邐邐地平遠而去,又是何等地抒情。就感性而言,山石是穩定的,水波是多變的,但是因為水的變化,同一座山,卻可能給人全然不一樣的感受:潮昇潮湧、驚濤拍岸時,山是壯闊的悲劇英雄;水光瀲灩、粼粼閃爍下,山是明朗的喜劇人物;「泉生咽危石,日色冷青松」的山,給人的感覺是詭譎而幽深的;「在山泉水清,出山泉水濁」的山,予人的感覺是豁達而大方的。其實眾山無語,改變人們觀感的常是那多變的水。就物理而言,水確實是山的最大改變者,山又是水姿的創造者,山昇起而造成斷流飛瀑,水下切而形成峭壁、高山;山聚細流為溪,再注為江海;水侵蝕山岩而為谷,再積為沙洲。山與水總是互為因果,互讓互就,造成地理景觀的變化。就繪畫的技巧而言,畫山要求渾厚堅實、榮茂華滋,所以筆筆要求力量,實而不能虛;畫水卻要求輕盈流動,轉折翻騰,所以筆筆要求生靈,宜流動而不宜凝滯。
畫水者要先觀水,看飛瀑、湍流、驚濤,和激起的水霧,看倒影、波光、水色和浮起的輕煙,更看料峭解凍時的青山,夏山驟雨後的疾流,漠漠秋山的飛瀑,和雪籠冰封的寒江。久而久之,山水的面貌與感覺、物理與因緣,都已融匯於胸臆,自然腕下能見精神,畫得出山水的性靈。
♥ 歡迎轉載及分享,但請尊重原創,如轉貼請勿修改,並附上所有原連結,謝謝!
水雲齋的「心」很大,但「規模」很小,於1991年成立時,以《超越自己》和《我不是教你詐》等勵志出版品影響了大中華地區數代青年學子。20餘年來,水雲齋以「文學、藝術、教育」為主力營運方向,承接影視專輯策劃製作、舉辦演講和企業訓練、與國內外眾多基金會合辦公益活動,並持續捐贈資源給國內外公益組織,致力於對社會有正面的貢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