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越出版社

劉墉畫論講壇──「荷葉皴」

By SYZ站長 | 2017/05/19 |

Share Button

今天的「劉墉山水寫生畫法」選刊「荷葉皴」。雖然現在畫荷葉皴的人不多,但是這種皴法在國畫的發展上很重要,解說文字比較深,希望大家能耐心看。

「荷葉皴」因為皴線的組合彷彿荷花的葉脈而得名,它與「解索皴」有些類似,同樣呈放射狀開展的樣子;但是解索皴常由一點,向四周分散,或自一中軸,向外分散(如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中的華不注山。見圖);荷葉皴則是自「若干」主脈上,再各分支脈,正如荷花葉脈一般;此外解索皴粗礫的質感較強,可以半側鋒畫,所以近於披麻皴;但荷葉皴主要表現在山脊及稜線,或石頭的裂罅,所以用中鋒畫,力量較剛勁。對於荷葉皴的起源,芥子園畫傳在荷葉皴一項下附註:「王右丞變體,全以骨法為主,色以青綠」,可惜王維可信的畫跡,今天難能見到,倒是在明朝的藍瑛,於「天啟三年秋八月倣王右丞畫法」的一張作品上(見圖),可以見到真正荷葉皴的畫法。所以若果藍瑛倣得不差,芥子園所說的又有所本,則荷葉皴的創始者為王維,殆無疑問。此外就中國山水畫的發展上而言,唐代主要為金碧皴(或稱金碧勾)的時期,全為中鋒勾墨綫,而後設青綠等色,王維將較剛性的金碧皴勾輪廓法,稍變為較柔線條,仍然以中鋒畫,則成了表現石頭裂縫或山稜綫的荷葉皴,也確實合理。我們甚至可以循此路線,假設荷葉皴為山水畫從「金碧皴」──那種實際有「勾」而無「皴」的時期,發展到五代「披麻皴」的過渡時期;也就是說,王維試著在金碧皴的輪廓線間,略添一些描寫,加上王維對水墨的重視,自然不像李思訓這些人愛用不透明的重色,即使用青綠,也會盡量使「色不礙墨」,所以愈能促進皴法的發展。後人循此路線,在輪廓線間,找尋對石頭質感及紋理的表達,才造成五代時皴法的成熟。果真如筆者所推論,王維創荷葉皴的功勞不是太大了嗎?

Scan170518A

Scan170518B

Scan170518C

Scan170518D

 

♥ 歡迎轉載及分享,但請尊重原創,如轉貼請勿修改,並附上所有原連結,謝謝!

 

Share Button
SYZ站長

SYZ站長

水雲齋的「心」很大,但「規模」很小,於1991年成立時,以《超越自己》和《我不是教你詐》等勵志出版品影響了大中華地區數代青年學子。20餘年來,水雲齋以「文學、藝術、教育」為主力營運方向,承接影視專輯策劃製作、舉辦演講和企業訓練、與國內外眾多基金會合辦公益活動,並持續捐贈資源給國內外公益組織,致力於對社會有正面的貢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