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y SYZ站長 | 2014/07/11 |
以前,我的攝影技術遠比老婆好。出國旅行時,我時常一邊拍照,一邊臭屁地向老婆解釋調光和構圖,她也總是很客氣地給我拍拍手。但生了孩子後,我不得不承認老婆比我更會拍家裡的兩個小皮蛋,光是拿一支反應遲鈍的手機,都能拍出比我那台SLR還生動的畫面。這回換她得意了:「哼!你看!還不快給我拍拍手!」
攝影師皆知:「小孩比巨星還難拍」,他們情緒多又閃得快,乖乖站就少了自然,但等看到可愛才對焦又肯定拍不到,為何老婆可以呢?這時想起一句攝影智言:「美好的畫面不能只靠『捕捉』,而是要『預知』得來啊」,祕訣就在這裡!因為母親深知孩子們的習性,能預料他們下一步要幹嘛,所以能搶先就位,捕到好畫面。原來,要當個厲害的兒童攝影師,得要有媽媽的「第六感」!
科學家說,我們的大腦運作大約只有5%是「思考」,其他95%則屬於潛意識和自動反應。很多「直覺」不在意識中,感覺似乎沒動腦,卻往往比理智慢思還更精準到位。講得玄一點是「第六感」,但其實也是靠經驗養成。每次我坐上老運將的計程車,看他們在亂陣中行雲流水、穿梭自如,總是覺得很神奇。說是第六感,不如說是經驗值啦!
表演也一樣,我回想第一次在大型晚會當DJ,不管之前在家裡練了多久,碰到現場那轟聲如雷的音響、令人頭暈的炫光效果、台下數百隻眼睛盯著⋯⋯一切像海嘯般襲捲而來,讓同時要對拍、找CUE點、選唱片的我完全措手不及,演完體力耗盡,回家還發燒。二十年後,有了上千場的經驗,如今我能在台上保持冷靜,不再需要注意技巧,反而更能觀察群眾反應,規劃音樂鋪陳和整體演出的能量曲線,而當一切都「對」時,音樂與人心產生共鳴,那種感覺有如神助,也很像第六感。
但隔行如隔山,後來去廣播電台當主持人,訪問現場來賓時,我又變成緊張菜鳥DJ一隻!感謝電台主管和聽眾們的包容,那段尷尬日子也總算撐過了。回去聽當年的側錄,我發現自己時常擔心把話講得「順」,反而錯失了來賓的言下之意,少了互動。侯文詠大哥有一次跟我說:「廣播訪問,就是要聽兩個人聊天的樂趣。」確實,最好聽的訪問就是當主持人與來賓像老朋友,內容輕鬆但豐富,聽起來似乎沒有準備,但其實準備了很久。我持續朝著這個目標努力中。
所以,「台下十年功」,練的應該就是這個吧!當技巧熟了,手腦協調了,心才能打開,靈才能呈現,讓演出者在台上有信手拈來、渾然天成的「自在」。別人看到的是「第六感」,只有當事人知道花了多少日月修來。
摘自《時光11》──誠品生活松菸店│文創遊逛生活誌
♥ 歡迎轉載及分享,但請尊重原創,如轉貼請勿修改,並附上所有原連結,謝謝!
水雲齋的「心」很大,但「規模」很小,於1991年成立時,以《超越自己》和《我不是教你詐》等勵志出版品影響了大中華地區數代青年學子。20餘年來,水雲齋以「文學、藝術、教育」為主力營運方向,承接影視專輯策劃製作、舉辦演講和企業訓練、與國內外眾多基金會合辦公益活動,並持續捐贈資源給國內外公益組織,致力於對社會有正面的貢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