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y SYZ站長 | 2014/05/30 |
劉軒
我的好友最近跟我分享了一個好笑的故事:
有天早上,當他跟老婆趕著出門的時候,三歲小女兒問:「爸爸…你跟媽咪為什麼要上班?」
「這樣才能賺錢,我們才能買飯吃啊!」他回答。
女兒眼睛轉了一下,說:「喔,那你們陪我在家好不好……我們可以不吃飯,我們喝水!」
這樣的童言童語,把我朋友逗樂了一整天:「聽起來不對,但你要怎麼回?她的邏輯沒錯啊!」
我自己也有個一歲半的小女兒,我必須說養小孩很累、很耗時又很花錢,但那些溫馨時刻也實在無價。我最珍惜的,除了每天看到娃娃可愛的模樣,就是觀察她如何探索這個世界。
觀察孩子讓我學到不少,舉個例子:我女兒是「把握當下」最好的典範。她整天都在學習,而且樂在其中。當電視傳出音樂,她會立刻跟著扭。看到一個球從身邊滾過,她會開心地尖叫,連吹肥皂泡都能讓她陶醉得手舞足蹈。而當她要一樣東西時,那種全力以赴的樣子,好像天下沒有更重要的事情了,但是當下一個吸引她的目標出現,她又把剛到手的東西甩開。
看她追完東又去追西,我老婆有點憂心,說這娃娃長大以後會不會沒恆心?我則認為這麼小的娃娃,大腦的前額葉還未開發,不懂得計畫。既然沒計畫,就是活在當下,當下能快樂,不是很好嗎?
最近在自然歷史雜誌上讀到,人類學家推算早期的猿人,只有現在六歲以下小孩的智商。他們不懂計畫未來,應該都很快樂。就算有些恐懼,也沒什麼煩惱,因為只有對未來憂心,才會產生煩惱。
相對的,我們沒什麼恐懼,卻有一堆煩惱。小學一年級就要做是非題,不是對就是錯。接下來做選擇題,就更是選了這個就不能選那個。一堆考試,也就一堆計畫。那些都是必要的生活條件沒錯,但長久下來,有多少人因為只把眼光放在未來,而錯過了當下的機會?人無遠慮,必有近憂!憂多了卻連什麼是快樂都不知道了,憂多了逐漸變成憂鬱症。
最近看到了一個很妙的漫畫:一個人在樹林裡遛狗,一副怡然的樣子,但主人腦袋裡想的是城市的壅塞喧擾,只有狗狗腦袋裡的畫面跟當下的景象一樣。底下的標語是「Mindful, or mind full?」這句雙關語是現在很熱門的心理觀念Mindfulness,也就是「用心法則」,提醒人們要回歸「當下」,享受生活每一刻,以孩童般的好奇心面對世界。這麼說來,小孩應該個個都是mindfulness的大師了!
小孩,多單純哪!就是無爭,就是放空。讓我想到禪宗的冥想,據說一天只要靜坐三十分鐘,就能有比睡眠更好的放鬆效果。可不是嗎!當你什麼都不想,就是活在當下。
人生苦短,我們都像隨波逐流的葉片,無常!與其在乎短暫的存在,不如跟小孩一樣陶醉在人生的美好。既然活著……就要把握眼前!
水雲齋的「心」很大,但「規模」很小,於1991年成立時,以《超越自己》和《我不是教你詐》等勵志出版品影響了大中華地區數代青年學子。20餘年來,水雲齋以「文學、藝術、教育」為主力營運方向,承接影視專輯策劃製作、舉辦演講和企業訓練、與國內外眾多基金會合辦公益活動,並持續捐贈資源給國內外公益組織,致力於對社會有正面的貢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