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越出版社

劉墉原創散文:〈第二次斷奶〉

By SYZ站長 | 2018/12/13 |

Share Button

雖然近幾年國內開放了二胎,大部份家庭還是只有一個孩子。表示那家裡的產業,將來八成是這孩子要繼承的,也表示把他帶大的爸爸媽媽,甚至更上一代,有一天可能需要他的照顧。在這樣的家庭,你能不讓孩子從小就有心理準備嗎?你又能不常常教他飲水思源嗎?

我曾經在大陸上電視節目,一個男孩說“我爸我媽要我好好讀書,進好大學,將來才能買大房子,才能有錢。可是,他們就我這一個孩子,將來房子給我,夠大了!他們也很有錢,只要他們現在省著點花,將來我還怕沒錢嗎?”

還有個孩子理直氣壯地說,他將來除了養他爸爸媽媽,搞不好還得養爺爺奶奶、姥姥姥爺,這麼多人,他可辦不到。

聽到這些,你能不心驚嗎?

我曾經寫文章說,現在中國孩子接受了西式教育,他們既希望有中國式父母的寵愛,又希望有西方孩子的自由。進入社會之後,他們既希望服務的單位給他們日本式的員工照顧,又希望有美國員工的自由,卻沒有日本員工對公司的忠實,和美國員工的自主學習。

當孩子要西方式的自由,就當然要有西方式的自動。當他要中國爸媽和老一輩的寵愛,就要早早在心理上建立起未來對家庭的責任。一邊是享權利,一邊是盡義務,這是每個孩子在第二次斷奶、離開父母身邊之前,都要有的心理準備。也可以說,那是親子之間應有的默契。

沒有了這個默契,你的孩子成績再好、進再好的學校,你們的親子教育都不能算是非常成功。

在中國社會,孝道是非常重要的。

面對第二次的斷奶,有些孩子會像小時候斷奶一樣,不願接受。一種可能是他離不開家,於是在附近找個大學上。畢業之後也留在父母身邊,甚至進父母的單位工作。這沒什麼錯,挺好!但是也有些孩子在錄取大學,知道將離開家的時候,非但不會依依不捨,反而躲著父母,因為他們不敢面對分離。還有些孩子既然到遠處去上大學,走出去,就好像風箏斷了線,很少回家。不是他不愛這個生他養他的家,常常是因為他在回家團聚的時候,已經害怕別離。也可能怕被問東問西,受不了爸媽關心帶來的壓力。還有些孩子不敢面對父母老去的現實,而選擇了逃避。

這些都是你要知道的,除了早早為自己的老年做規劃,更要叮囑自己,孩子大了,你的不放心會讓他們覺得不被信任,你過度的關心,會造成孩子的壓力。你更要知道的是:

今天捨不得第二次斷奶的,不一定是你孩子,也可能是你自己。

(摘錄自即將推出的《劉墉談親子教育的四十堂課》)

 

♥ 歡迎轉載及分享,但請尊重原創,如轉貼請勿修改,並附上所有原連結,謝謝!

Share Button
SYZ站長

SYZ站長

水雲齋的「心」很大,但「規模」很小,於1991年成立時,以《超越自己》和《我不是教你詐》等勵志出版品影響了大中華地區數代青年學子。20餘年來,水雲齋以「文學、藝術、教育」為主力營運方向,承接影視專輯策劃製作、舉辦演講和企業訓練、與國內外眾多基金會合辦公益活動,並持續捐贈資源給國內外公益組織,致力於對社會有正面的貢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