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越出版社

劉墉原創散文:〈家有可愛毛小孩〉

By SYZ站長 | 2015/10/29 |

Share Button

很多人原先討厭貓狗,只為孩子要,不得不勉強接受。過幾年孩子離開家了,連個電話也少有,所幸身邊還有毛小孩,取代了孩子的地位。怪不得有位老友說她現在想通了,當年孩子要養寵物,就是打算今天給她作伴。(今天博客選刊我的新書《年輕不老,老得年輕》中談寵物的一篇,敬請大家指教!)


家有可愛毛小孩

劉墉

 

人老了,等你的人就愈來愈少了。

年輕時候,你出門,小孩子會巴望著你歸來。但是你老了,就算孩子等你,也可能是怕你年老癡呆走失了,再不然在外面發生了意外。

這時候如果你還想得到那種被盼望,甚至「欣喜若狂」迎接的感覺,最好的方法就是養只狗。

養狗麻煩,這是很多人不敢養狗的原因,問題是如果你從另一個角度想,那些麻煩並不儘然不好。

舉個例子,就算你早上想賴床,或外面下雨,不想出去,「到時候」,那「毛小孩」可能逼著你出門。

你疼牠、愛牠,再不然怕牠「就地解決」,不得不撐著帶牠出去,這種定時的散步對身體不是很好嗎?所以早有統計報告出來:養狗的人會比較健康。

◎寵物能療愈

養狗也有降血壓的好處,這是因為狗能讓你舒心,譬如你在外面累了,或者碰到問題,心情沉悶地回家,還沒進門,裡面已經大聲歡迎,打開門,更是又叫又跳又撲又舔,你鬱悶的心情是不是一下子被打斷了?

對的,是「被打斷了!」我們很難無憂,但是可以忘憂,我們也很難一天二十四小時完全放鬆,但是可以暫時放鬆,這種把你的注意力帶開,讓你暫時忘憂和放鬆,對身體的幫助是很大的。

◎寵物讓你付出愛

更重要的,是養寵物會讓你更有生的樂趣。哈佛大學心理系曾經作過研究,讓老人院的老人養寵物,會使老人活得更積極、更長壽。

道理很簡單:因為人活在世界上,是要「得到愛」與「付出愛」的。寵物使你得到牠們的愛,而且是無條件的愛,牠們不像人會有很多心眼、跟你吵架、討價還價,而是一味的付出,傾全力地歡迎你、討好你。

你要給寵物餵食、洗澡、剪毛、看病,還得給牠們清理糞便。起初你確實可能不習慣,但是漸漸地你不再感覺,而且更愛牠們。因為愛是要付出的,你愈付出愛,愈會愛!牠愈需要你、倚靠你、仰賴你,你愈感覺自己的重要。

最傷害老人的就是「自覺無用」,當你覺得自己是廢物,就會降低你的生存意志。而今你有了牠,或者有了牠們,你們彼此需要、彼此付出,多有意義!

◎寵物是最忠實的伴侶

老來更怕寂寞,尤其是子女距離遠,老伴又不在的老人。伴兒,哪裡找?你不太老的時候,一群老人還能串串門。等大家都老了,你就會發現消息少了,人都不見了。這時候如果你還有餘力養只寵物,與你作伴、為你看家、聽你說話,有些貓狗還能哼哼唧唧地跟你對話,或露出懂得的表情,你能不開心嗎?

寵物真是最好的聆聽者了,牠們乖乖聽、不會頂嘴,於是你可以用你的想像,想他們的表情,獲得回饋的滿足。而且就算你自稱是牠們的媽媽爸爸、爺爺奶奶,畢竟牠們不是你生的,所以即使牠們比不過別人的寵物聰明漂亮,你也不會在意。不像你親生的孩子,考試比別人差一點,你都要冒火。這種無求使你無爭,無爭就能滿意,滿意當然快樂。

相對的,狗不嫌家貧,你的寵物死心蹋地的,比你另一半還執著地緊緊跟著你,打不還手、罵不還口,趴在你腿邊承歡膝下,跑在你眼前蹦蹦跳跳,還會對外人張牙舞爪,讓你一邊阻止、一邊偷笑,多棒!

尤其是冬天,一個人孤獨冷清,如果腳邊有條狗,身上偎只貓,狗的活力遠比人強,貓的身上帶電,還有熱敷和電療的效果,只要你不對牠們過敏,這些寵物真是既能「暖心」,又能「暖身」,還給你安全感。

我看過很多人原先討厭貓狗,只為孩子要,不得不勉強接受。過幾年孩子離開家了,連個電話也少有,所幸身邊還有毛小孩,取代了孩子的地位。怪不得有位老朋友對我說,現在她想通了,當年孩子要養寵物,就是打算今天給她作伴。

所以除非您老得動不了,如果感覺寂寞,大可以拋棄對貓狗的成見,養只可愛的毛小孩。

 

◎附記:以領養代替購買

在這兒給您一個建議:

除非您因為對毛屑敏感,只能養幾個特殊品種。最好去收容中心,領養流浪的貓狗。因為許多在收容中心的貓狗,只要一段時間沒人領養,就會被安樂死。你把牠帶回家,等於救牠一命,讓牠重生。當你看牠從無精打采,甚至滿身是病的可憐樣子,在你的照顧下,變得神采弈弈,不是更多一分付出愛的成就感嗎?

 

 

☞刊自劉墉新作《年輕不老,老得年輕》

 

♥ 歡迎轉載及分享,但請尊重原創,如轉貼請勿修改,並附上所有原連結,謝謝!

Share Button
SYZ站長

SYZ站長

水雲齋的「心」很大,但「規模」很小,於1991年成立時,以《超越自己》和《我不是教你詐》等勵志出版品影響了大中華地區數代青年學子。20餘年來,水雲齋以「文學、藝術、教育」為主力營運方向,承接影視專輯策劃製作、舉辦演講和企業訓練、與國內外眾多基金會合辦公益活動,並持續捐贈資源給國內外公益組織,致力於對社會有正面的貢獻。